字UNICODE编码U+20517,10进制: 132375,UTF-32: 00020517,UTF-8: F0 A0 94 97。
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
【備考·子集】【亅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8画
911查询·新华字典
《字彙補》與中同。出《漢戚伯著》。
中【卷一】【丨部】
内也。从口。丨,上下通。,古文中。,籒文中。陟弓切
(中)內也。俗本和也。非是。當作內也。宋麻沙本作肉也。一本作而也。正皆內之譌。入部曰。內者、入也。入者、內也。然則中者、別於外之辭也。别於偏之辭也。亦合宜之辭也。作內、則此字平聲去聲之義無不賅矣。許以和爲唱和字。龢爲諧龢字。龢和皆非中之訓也。周禮中失卽得失。从口丨。下上通也。按中字會意之恉、必當从口。音圍。衞宏說。?字从??。則中之不从口明矣。俗皆从口。失之。云下上通者、謂中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內也。陟弓切。九部。
()古文中。此字可疑。豈淺人誤以屈中之虫入此歟。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
中 | 中 | 終 | 中 | tuŋ | |
中 | 中 | 終 | 中 | tuŋs |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
中 | 中 | 陟弓 | 知 | 東三 | 東 | 平聲 | 三等 | 開口 | 東 | 通 | 上平一東 | ȶi̯uŋ | ȶĭuŋ | ȶiuŋ | ȶiuŋ | ʈɨuŋ | ʈiuŋ | ʈuwŋ | zhong1 | triung | tiung | 平也成也宜也堪也任也和也半也又姓漢少府郷中京出風俗通又漢複姓有七氏漢有諫議大夫中行彪晉中行偃之後虞有五英之樂掌中英者因以爲氏古有隱者中梁子漢書藝文志有室中周著書十篇賈執英賢傳云路中大夫之後以路中爲氏張晏云姓路爲中大夫何氏姓苑有中壘氏中野氏陟弓切又陟仲切四 |
中 | 中 | 陟仲 | 知 | 東三 | 送 | 去聲 | 三等 | 開口 | 東 | 通 | 去一送 | ȶi̯uŋ | ȶĭuŋ | ȶiuŋ | ȶiuŋ | ʈɨuŋ | ʈiuŋ | ʈuwŋ | zhong4 | triungh | tiunq | 當也陟仲切又陟沖切二 |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
中 | ꡆꡟꡃ | jung | tʂuŋ | 平聲 | |||||
中 | ꡆꡟꡃ | jung | tʂuŋ | 去聲 |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四呼 | 寧繼福 | 註解 |
---|---|---|---|---|---|---|---|---|
中 | 鍾 | 照 | 東鍾合 | 東鍾 | 陰平 | 合口呼 | tʂuŋ | |
中 | 衆 | 照 | 東鍾合 | 東鍾 | 去聲 | 合口呼 | tʂuŋ |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
中 | 中 | 陟隆 | 一東 | 東 | 平聲 |
中 | 衆 | 之仲 | 一送 | 東 | 去聲 |
中 | 仲 | 直衆 | 一送 | 東 | 去聲 |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
中 | 中 | 照 | 東 | 第六東董凍篤 | 陰平 | 中正不偏也 |
中 | 衆 | 照 | 東 | 第六東董凍篤 | 陰去 | 合式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