𢀛

𢀛
𢀛
部首工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6画
异体字
基本解释

UNICODE

𢀛字UNICODE编码U+2201B,10进制: 139291,UTF-32: 0002201B,UTF-8: F0 A2 80 9B。

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

康熙字典

舌【未集下】【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康熙字典 𢀛

911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食列切,然入聲。《說文》舌在口,所以言也,別味者也。《徐曰》凡物入口,必干於舌。《六書精薀》舌以卷舒爲用,口以開闔爲用,各一其隂陽也。《釋名》舌,卷也,可以卷制食物,使不落也。《又》舌,泄也,舒泄所當言也。《易·說卦》兌爲口舌。《疏》口舌,爲言語之具也。《詩·大雅》莫捫朕舌,言不可逝矣。

射侯上下个曰舌。《儀禮·鄕射禮》倍中以爲躬,倍躬以爲左右舌。《註》居兩旁謂之个,左右出謂之舌。

言也。《揚子·太𤣥經》吐黃酋舌。《註》舌,言也。

姓。《姓纂》越大夫舌庸。

羊舌,複姓。《左傳·閔二年》狐突欲行。羊舌大夫曰:不可。《疏》羊舌,氏也。爵爲大夫。

官名。《周語》坐諸門外,而使舌人體委與之。《註》舌人,能達異方之志,象胥之官也。

國名。《淮南子·地形訓》穿𦙄民,反舌民。《註》反舌民,不可知而自相曉。一說舌本在前,不向喉,故曰反舌也。南方之國名也。《山海經》歧舌國在其東。一曰在不死民東。《註》其人舌皆岐。或云:支舌也。

草名。《爾雅·釋草》萿,麋舌。《註》今麋舌草春生葉,有似於舌。

《博雅》燕薁,蘡舌也。

《正字通》牛舌,芣苢。別名江東呼蝦蟇衣,山東名牛舌。

鳥名。《禮·月令》仲夏之月,反舌無聲。《註》反舌,百舌鳥。《淮南子·說山訓》人有多言者,猶百舌之聲。《註》百舌,鳥名。能易其舌,效百鳥之聲,故曰百舌也。

無舌,蟲名。《本草註》一名益符,主閉。

長舌,獸名。《山海經》長舌山有獸,名長舌,狀如禺,四耳,出則郡多水。

《韻補》叶商刮切,音殺。《詩·大雅》出納王命,王之喉舌。賦政于外,四方爰發。

叶食僞切,音逝。《郤正釋譏》家挾殊議,人懷異計。縱橫者欲披其胷,徂詐者暫吐其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𢀛

舌【卷三】【舌部

在口,所以言也、別味也。从干从口,干亦聲。凡舌之屬皆从舌。食列切〖注〗徐鍇曰:“凡物入口必干於舌,故从干。”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舌

(舌)在口所㠯言别味者也。言下各本有也。剩字。者依韵會補。口下曰。人所以言食也。口云食。舌云别味。各依文爲義。舌后字有互譌者。如左傳舌庸譌后庸、周書美女破后譌破舌是也。从干口。干、犯也。言犯口而岀之。食犯口而入之。干亦聲。干在十四部。與十五部合韵。食列切。十五部。凡舌之屬皆从舌。

音韵方言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ɡroːd說文氏下口隸變,從口氒省聲
ɦbljed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下刮黠合入聲二等合口入十四黠ɣwătɣwatɣuatɣuɐtɦɣuatɦʷɯatɦwaɨthua2ghruathoat塞口≆說文作𠯑話栝之類从此
食列薛A開薛A入聲三等開口仙A入十七薛dʑʰi̯ɛtdʑĭɛtdʑiɛtʑjætʑiᴇtʑiɛtʑiatshe2zsjetdjet口中舌山海經云長舌山有獸名長舌狀如禺而四耳出則郡多水又姓左傳越大夫舌庸也食列切四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ꡄꡠcedʐɛ入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車遮齊車遮入聲作平聲齊齒呼ʂiɛ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食列五屑入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一先蘚線屑陽入口舌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