㓼

拼音chì chòng
注音ㄔˋ ㄔㄨㄥˋ
简体部首刂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3画
繁体部首刀部
异体字 𠜀 𠞩 𠞻 𠛨 𠝱 𠞘 𠟴笔顺一丨ノ丶ノ丶丨丶一ノ丶丨丨一丨ノ丶ノ丶丨丶一ノ丶丨丨
基本解释

UNICODE

㓼字UNICODE编码U+34FC,10进制: 13564,UTF-32: 000034FC,UTF-8: E3 93 BC。

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English

an incised wound; cuts

康熙字典

㓼【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康熙字典 㓼

zidian.911cha.com

《唐韻》初紀切《集韻》測紀切,𠀤音欼。《博雅》割也。《說文》傷也。《集韻》或作剟𠞩

《唐韻》初栗切《集韻》測乙切,𠀤音䜉。義同。

《集韻》或作㔑𠛨。備考:《字彙補》穿則切,音冊。割物也。〇按卽㓼字之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㓼【卷四】【刀部

傷也。从刀桼聲。親結切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34FC]}

(㓼)傷也。?下曰蹏皮可以割桼。桼疑㓼之誤。割㓼絫言之也。廣雅曰。㓼、割也。測紀切。从刀。桼聲。親結切。十二部。

音韵方言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toːd
tod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初栗入聲三等開口入七櫛tʂʰi̯ættʃʰĭettʃʰiĕttʃʰiettʃʰɪttʂʰɪttʂʰitchechritchyit割聲也初栗切四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ꡊꡧꡡ

dwotwɔ入聲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都括三曷入聲
朱劣五屑入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十三鴛婉怨乙陰入取也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