冱

拼音
注音ㄏㄨˋ
部首冫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6画
异体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ù(ㄏㄨˋ)

1、闭,塞:“心冱涸其不化兮,形凝冰而自栗”。

2、www.911chaxun.com

2、冻结:“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

UNICODE

冱字UNICODE编码U+51B1,10进制: 20913,UTF-32: 000051B1,UTF-8: E5 86 B1。

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freezing; stopped up, closed off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动〉

(1) 冻结 [freeze]

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庄子》

(2) 又如:冱阴(阴冷之气,凝聚不散);冱涸(冱结。凝结);冱寒(寒气凝结)

(3) 凝聚 [condense]

大摄,骨枯而血冱。——《集韵》

词性变化

www.911chaxun.com

〈形〉

(1) 寒冷 [cold]。如:冱冻(天寒地冻);冱冥(阴晦寒冷);冱严(天寒地冻)

(2) 闭塞的 [out-of-the-way]

穷冱惟沙漠,昔闻今信然。——张养浩《上都道中》

康熙字典

冱【子集下】【冫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康熙字典 冱

www.911chaxun.com

《唐韻》胡誤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故切,𠀤音護。《玉篇》寒也。《廣韻》寒凝也。《張衡·西京賦》涸隂冱寒。《韻會》通作涸。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5 [海陆丰腔] fu3 [梅县腔] fu5 [台湾四县腔] fu3

◎ 粤语:wu6

◎ 潮州话:何污6(负)hu6 (hũ)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ɡaːs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胡誤去聲一等開口去十一暮ɣuoɣuɣoɣoɦuoɦuoɦɔhu4ghohhuh寒凝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ꡣꡟ

Xuɣu去聲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胡故五暮去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十二孤古故陽去塞閉謂堅固之音閉塞不通也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