凷

拼音kuài
注音ㄎㄨㄞˋ
部首凵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5画
异体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kuài(ㄎㄨㄞˋ)

1、古同“”。

UNICODE

凷字UNICODE编码U+51F7,10进制: 20983,UTF-32: 000051F7,UTF-8: E5 87 B7。

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dirt clod; piec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zidian.911cha.com

kuài

〈名〉

(1) 块的本字。土块 [clod]

凷,墣也。——《说文》

(2) 又如:凷枹(用土块作成的鼓槌);凷山(凷,泥土。同“块”。指泥土堆砌而成的墙)

康熙字典

凷【子集下】【凵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康熙字典 凷

zidian.911cha.com

《唐韻》苦對切《集韻》苦會切,𠀤音塊。《說文》墣也。从土凵。《集韻》土也。《前漢·律歷志》野人舉凷而與之。《蔡邕·釋誨》九河盈溢,非一凷所能防。《韻會》今作塊。《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

作蕢。《禮·禮運》蕢桴而土鼓。《註》蕢讀爲凷,堛也。《集韻》或作墤。

《集韻》苦怪切《正韻》苦夬切,𠀤音蒯。義同。

𠙽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凷【卷十三】【土部

墣也。从土,一屈象形。塊,凷或从鬼。苦對切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凷

(凷)墣也。是曰轉注。喪服傳曰。寢苫枕凷。从土凵。凵屈象形。小徐本如是。屈者、無尾也。凷之形略方。而體似無尾者。故从土而象其形。苦對切。十五部。

说文解字注 塊

(塊)俗凷字。依爾雅釋文。

音韵方言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kʰuːds說文塊正體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苦對去聲一等合口去十八隊kʰuɑ̆ikʰuɒikʰuᴀikʰuɒikʰuʌikʰuoikʰwəjkui4khuaihquoy上同說文曰墣也禮曰寢苫而枕由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ꡁꡟꡠkhuekʼuɛ̆去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皆來合皆來去聲合口呼kʰuai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苦夬六泰去聲
窺睡七隊去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十四皆解介陰去片也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