剚

拼音
注音ㄗˋ
简体部首刂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0画
繁体部首刀部
异体字 𨧫 𡸪笔顺一丨フ一フ一一丨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ì(ㄗˋ)

1、(用刀)刺:“拔小佩刀欲剚之。”

2、911查询·新华字典

2、以物插地。

UNICODE

剚字UNICODE编码U+525A,10进制: 21082,UTF-32: 0000525A,UTF-8: E5 89 9A。

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stab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动〉

(1) 用刀刺入 [prick(with knife)]

拔小佩刀欲剚之。——洪皓《松漠纪闻》

一语不合,则剚以刃。——明· 周清源《西湖二集》

(2) 又如:剚刃(以刀刺入);剚耜(将耜插入地中。指翻耕土地)

(3) 以物插地 [stick in the ground]

及除地剚三丈版,命左右驰射。——《新唐书》

常用词组

剚刃

康熙字典

剚【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康熙字典 剚

911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𠀤側吏切,音胾。揷刀也。《管子·輕重篇》春有以剚耕,夏有以剚耘。

《正韻》置也。東方人以物揷地,皆爲剚。

通作倳。《史記·張耳𨻰餘傳》莫敢倳刃公之腹中者。《集韻》或作𨧫,又作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事【卷三】【史部

職也。从史,之省聲。𠭆,古文事。鉏史切〖注〗叓,《玉篇》古文事字。文二重一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事

(事)職也。㬪韵。職、記微也。古假借爲士字。鄭風曰。子不我思。豈無他事。毛曰。事、士也。今本依傳改經。又依經改傳。而此傳不可通矣。从史。𡳿省聲。鉏史切。一部。

说文解字注 {[20B4F]}

𠭏)古文事。鍇曰。此則之不省。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i5 zih5 [海陆丰腔] sii6 zih5 [梅县腔] zii5 [客英字典] zau3 zih3 ci5

◎ 粤语:si6 zi3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ʔsrɯs同倳見漢賦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側吏去聲三等開口去七志tʂitʃĭətʃiətʃietʃɨtʂɨtʂɨzhi4crihtrioh上同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ꡄꡜꡞcʰidʐʅ去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支思開支思去聲開口呼tsʰɿ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資四二寘去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十六師史四陽去插刀也之置也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