壷

拼音
注音ㄏㄨˊ
部首士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1画
异体字 𠻭笔顺一丨一丶フ丨フ一丨丨一一丨一丶フ丨フ一丨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ú(ㄏㄨˊ)

1、古同“”。

UNICODE

壷字UNICODE编码U+58F7,10进制: 22775,UTF-32: 000058F7,UTF-8: E5 A3 B7。

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jar, pot, jug, vase; surname

康熙字典

壷【丑集中】【士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康熙字典 壷

zidian.911chaxun.com

〔古文〕𠻭《廣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𠀤音胡。夏商曰尊彝,周制用壷,有方圜之異。《儀禮·燕禮》卿大夫用方,直方爲義也。士旅食用圜,順命爲宜也。《左傳·昭十五年》晉荀躒如周葬𥠇后,除喪以文伯宴,樽以魯壷。

官名。《周禮·夏官》挈壷氏掌挈壷以令軍井,凡軍事,懸壷以序聚𣟄

《禮·投壷註》諸侯卿大夫士皆用之。

唾壷。《晉書·王敦傳》敦酒後輒詠魏武樂府,以如意擊唾壷爲節。

壷蘆,瓜屬,俗作葫。《詩·豳風》八月斷壷。《鶡冠子·學問篇》一壷千金。

地名。壷關,在上黨,古黎侯國。《前漢·武五子傳》壷關三老茂上書。

壷頭,在崇陽縣北。《後漢·馬援傳》援征五溪蠻,至下巂,卒于壷頭,卽此。《禮·檀弓》戰于臺駘。《註》臺當作壷。

山名。壷口山,在河東猗氏。《書·禹貢》旣載壷口。

三壷。《王子年·拾遺記》東海中三山,一方壷,則方丈也,二蓬壷,則蓬萊也,三瀛壷,則瀛州也。

姓。晉大夫采邑,因爲氏,見《統譜》。

壷丘,複姓。

叶呼古切,音虎。《宋玉·招魂》幸而得脫,其外曠宇些。赤蟻若象,元蠭若壷些。

叶羊洳切,音預。《魏·邯鄲淳·投壷賦》敬不可久,禮成于𩜈,乃設大射,否則投壷。《說文》昆吾圜器也。《徐曰》昆吾,紂臣,作瓦器。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壷

壺【卷十】【壺部

昆吾圜器也。象形。从大,象其蓋也。凡壷之屬皆从壷。戶吳切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壺

(壺)昆吾圜器也。缶部曰。古者昆吾作匋。壷者、昆吾始爲之。聘禮注曰。壷、酒尊也。公羊傳注曰。壺、禮器。腹方口圓曰壷。反之曰方壷。有爵飾。又喪大記狄人出壷、大小戴記投壺、皆壷之屬也。象形。謂。从大象其葢也。奄下曰。葢也。大有餘也。戶姑切。五部。凡壷之屬皆从壷。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2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ɡʷlaː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戸吳平聲一等開口上平十一模ɣuoɣuɣoɣoɦuoɦuoɦɔhu2ghohu酒器也禮記投壺篇云壺[徑/頸]脩七寸腹脩五寸口徑三寸半容斗五𦫵亦姓風俗通云漢有諫議大夫壺遂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ꡣꡟ

Xuɣu平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魚模合魚模陽平合口呼xu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洪孤五模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十二孤古故陽平酒壺茶壺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