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

拼音páo
注音ㄆㄠˊ
部首广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8画
异体字笔顺丶一ノノフフ一フ丶一ノノフフ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páo(ㄆㄠˊ)

1、厨房:庖厨

2、911查询·新华字典

2、厨师:庖人(厨师)。庖丁。名庖。庖代(替人处理或担任事情。亦称“代庖”)。

UNICODE

庖字UNICODE编码U+5E96,10进制: 24214,UTF-32: 00005E96,UTF-8: E5 BA 96。

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汉英互译

cookkitchen

造字法

形声:从广、包声

English

kitchen; cooking, cuisin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páo

〈名〉

(1) (形声。从广( yǎn),包声。广,表示房屋。本义:厨房)

(2) 同本义 [kitchen]

庖,厨也。——《说文》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车攻》

庖有肥肉。——《孟子·梁惠王上》

客逾庖而宴。——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庖鼎(厨房里烹调的器具);庖厨(厨房);庖屋(厨房);庖宰(受宰于厨房);庖突(厨房的烟囱);庖廪(厨房和粮仓)

(4) 厨师 [cook]

良庖岁更刀。——《庄子·养生主》

(5) 又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三为充君之庖。——《礼记·王制》

(6) 又如:庖人(周礼官名。天官之属,掌膳食。泛指厨师);庖正(掌理膳食的长官);庖丁解牛(喻神妙的技艺的典型);庖宰(庖厨。厨工);庖阎(厨工和守门人)

词性变化

911查询·新华字典

páo

〈动〉

(1) 烹调 [cook]

东坡以烹龙庖凤之手。—— 杨万里《西溪先生和陶诗序》

(2) 又如:庖馔(烹调);庖脍(指脍、炙佳肴);庖霜(细切的鱼肉片。因色白如霜,故称);庖膳(膳食);庖炙(烧烤肉);庖正(掌管饮食官);庖羞(喻执政之臣)

常用词组

庖厨庖代庖丁

康熙字典

庖【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康熙字典 庖

911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𠀤音匏。《說文》廚也。《詩·小雅》大庖不盈。《周禮·天官》庖人。《註》庖之言苞也。裹肉曰苞苴。《疏》言苞者,今之廚。轉作苞者,欲取庖人主六獸六禽,有裹肉之意也。《史記·三皇本紀》大皥庖犧氏,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

《集韻》通作包。《易·垢卦》九二包有魚,无咎。《釋文》包,亦作庖。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庖

庖【卷九】【广部

廚也。从广包聲。薄交切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庖

(庖)廚也。王制。三爲充君之庖。注曰。庖今之廚也。周禮庖人注曰。庖之言苞也。苞裹肉曰苞苴。从广。包聲。薄交切。古音在三部。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au2 [台湾四县腔] pau2 [梅县腔] pau2 [海陆丰腔] pau2 [客语拼音字汇] pau2 po2 [宝安腔] pau2

◎ 粤语:paau4

◎ 潮州话:颇欧5(袍)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bruː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薄交平聲二等開口下平五肴bʱaubaubaubaubɣaubɯaubaɨwpao2braubeau食廚也薄交切十七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ꡌꡓpawbaw平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蕭豪開二蕭豪陽平開口呼pʰau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蒲交十三爻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十八交絞教陽平庖廚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