廡
廡〔
拼音
注音ㄨˇ
部首广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15画
异体字 𢇜 𢋑 𢋰 𢌋 笔顺丶一ノノ一一丨丨丨丨一丶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wǔ(ㄨˇ)

1、见“”。

UNICODE

廡字UNICODE编码U+5EE1,10进制: 24289,UTF-32: 00005EE1,UTF-8: E5 BB A1。

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corridor, hallway; luxuriant

康熙字典

廡【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康熙字典 廡

911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文甫切《集韻》罔武切《韻會》罔甫切,𠀤無上聲。《說文》堂下周屋。《釋名》大屋曰廡。廡,幠也。幠,覆也。幷冀人謂之庌。《前漢·竇嬰傳》𨻰賜金廊廡下。《註》廡,門屋也。

《集韻》微夫切,音無。蕃廡,草木盛貌。《書·洪範》庶草蕃廡。

讀上聲。《晉語》詩曰黍不爲黍,不能蕃廡。《註》廡音武。

與甒通。《儀禮·士冠禮》側尊一甒。《註》古文甒作廡。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廡

廡【卷九】【广部

堂下周屋。从广無聲。𢋑,籒文从舞。文甫切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廡

(廡)堂周屋也。各本作堂下。玄應引作堂周屋曰廡。今從之。釋名曰。大屋曰廡。幽冀人謂之庌。說與許異。許謂堂之四?爲屋也。洪範、晉語蕃廡皆假廡爲?也。从广。𣞤聲。文甫切。五部。

说文解字注 {[222D1]}

𢋑)籒文从舞。舞聲。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vu3 [海陆丰腔] wu3 [梅县腔] wu3 [台湾四县腔] wu3

◎ 粤语:mou4 mou5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maʔ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文甫上聲三等合口上九麌mi̯umĭumiomiomɨomiomuə̆wu3myoxmiuu堂下也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ꡓꡟ

wuʋu上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魚模合魚模上聲合口呼ʋu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罔古五姥上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十二孤古故陽上堂下周廊即大屋四邊重簷也又豐茂也又音無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