廼

拼音nǎi
注音ㄋㄞˇ
简体部首廴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8画
繁体部首廴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9画
异体字笔顺一丨フノフ一フ丶一丨フノフ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nǎi(ㄋㄞˇ)

1、同“”。

UNICODE

廼字UNICODE编码U+5EFC,10进制: 24316,UTF-32: 00005EFC,UTF-8: E5 BB BC。

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then, thereupon, only then

康熙字典

廼【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911查询·新华字典

《玉篇》與乃同。語辭也。《詩·大雅》廼立臯門,廼立應門。

汝也。《前漢·項籍傳》必欲烹廼翁。

𨻰餘傳》豈少廼女乎。

始也。《前漢·贾誼傳》太子廼生。《註》言始生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廼

乃【卷五】【乃部

曳詞之難也。象气之出難。凡𠄎之屬皆从𠄎𢎧,古文乃。𠄕,籒文乃。奴亥切〖注〗臣鉉等曰:今隸書作乃。〖注〗【正字通】說文,乃本作𠄎。集韻作𢎗,蓋沿篆文而譌。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乃

(乃)曳䛐之難也。玉篇䛐作離、非也。上當有者字。曳有矯拂之意。曳其言而轉之。若而、若乃皆是也。乃則其曳之難者也。春秋宣八年。日中而克葬。定十五年。日下昃乃克葬。公羊傳曰。而者何。難也。乃者何。難也。曷爲或言而、或言乃。乃難乎而也。何注。言乃者內而湥。言而者外而淺。按乃然而汝若、一語之轉。故乃又訓汝也。象气之出難也。气出不能直遂。象形。奴亥切。一部。凡𠄎之屬皆从𠄎

说文解字注 {[2010E]}

𠄎)古文乃。

说文解字注 {[20115]}

𠄕)籒文乃。三之以見其意。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nai1 [台湾四县腔] nai3 [客英字典] nai3 ne3 [海陆丰腔] nai3

◎ 潮州话:nai6 nai2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nɯːʔ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奴亥上聲一等開口上十五海nɑ̆inɒinᴀinɒinʌinəinəjnai3naixnoj語辭也汝也奴亥切三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ꡋꡭnaynaj上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皆來開皆來上聲開口呼ai
皆來開皆來上聲開口呼nai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囊亥六解上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十四皆解介陽上語詞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