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

拼音
注音ㄑ一
部首欠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2画
异体字 𥀴 𣣱笔顺一ノ丶一丨フ一丨ノフノ丶一ノ丶一丨フ一丨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ī(ㄑ一)

1、古同“”:“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

UNICODE

欹字UNICODE编码U+6B39,10进制: 27449,UTF-32: 00006B39,UTF-8: E6 AC B9。

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fierce dog; interjection of pleas; (Cant.) strange

康熙字典

欹【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康熙字典 欹

911查询·新华字典

《廣韻》於離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宜切,𠀤音漪。《玉篇》欹歟,歎美辭。通作猗。《詩·商頌》猗與那與。从欠,與敧別。《說文》凡口出者皆从欠,若吹、欷、歔、歐、歎之類是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欹

攲【卷三】【支部

持去也。从支奇聲。去奇切文二重一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攲

(攲)持去也。支有持義。故持去之攲從支。宗廟宥座之器曰攲器。按此攲當作㩻。危部曰。㩻、㩻䧢也。竹部箸訓飯攲。此攲亦當作㩻。箸必邪用之。故曰飯㩻。廣韵。㩻、不正也。玉篇曰。攲今作不正之㩻。从支。奇聲。去奇切。按廣韵曰。說文居宜切。此本音隱。葢後人借爲㩻字。從危讀去奇切也。攲、奇聲。古在十七部。㩻、支聲。古在十六部。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1 [台湾四县腔] ji2 [梅县腔] j1 [海陆丰腔] ri2 [宝安腔] ji1 | ki1

◎ 粤语:ji1 kei1

◎ 潮州话:ki1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kʰral同危支見荀子
qral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於離支B開支B平聲三等開口支B上平五支ʔie̯ʔjeʔiɛʔɣiᴇʔɯiɛʔjiə̆yi1qieye歎辝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𣣱ꡁꡞkhik'i平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齊微齊齊微陰平齊齒呼kʰi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於宜二支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三幾紀記陰平傾斜也
第三幾紀記陰平傾斜也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