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

拼音 shè
注音ㄒ一 ㄕㄜˋ
部首欠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16画
异体字 笔顺ノ丶一丨フ一フ丶一フ丶一ノフノ丶ノ丶一丨フ一フ丶一フ丶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ī(ㄒ一)

1、收敛,吸进:“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2、zidian.911cha.com

2、古同“”,和洽。

其他字义

shè(ㄕㄜˋ)

1、〔县〕地名,在中国安徽省。简称“”,如“砚”。

UNICODE

歙字UNICODE编码U+6B59,10进制: 27481,UTF-32: 00006B59,UTF-8: E6 AD 99。

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欠、翕声

English

to suck; a county's name in anhui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Shè

〈名〉

(1) 县名 [She county]。中国安徽省南部的县。徽墨、翕砚为其特产

(2) 另见

常用词组

歙砚

基本词义

zidian.911cha.com

〈动〉

(1) 吸气或通过呼吸吸入 [inhale]

歙,缩鼻也。从欠,翕声。——《说文》。字亦作噏。

将欲噏之,必固张之。——《老子河上本》

崩腾歙众流,泱漭环中国。——《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歙蠡吞沱。——《石帆铭》

(2) 通“翕”。收缩,敛息 [furl]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老子》

开阖张歙。——《淮南子·本经》

开闭张歙。——《淮南子·精神》

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淮南子》

(3) 又如:歙肩(耸肩。形容身子微缩,作恐惧、谄媚状)

(4) 聚集 [accumulate]。如:歙集(聚集)

词性变化

〈形〉

(1) 和谐,融洽 [harmonious]

郡中歙然。——《汉书·韩延寿传》

(2) 又如:歙然(和洽的样子;安定的样子);歙歙(无所偏执的样子;投合的样子,朋比为奸的样子)

(3) 另见 shè

康熙字典

歙【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康熙字典 歙

zidian.911cha.com

《唐韻》《正韻》許及切《集韻》《韻會》迄及切,𠀤音吸。《說文》縮鼻也。一曰斂氣也。《老子·道德經》將欲歙之,必故張之。《淮南子·精神訓》開閉歙張,各有經紀。

與翕同。《前漢·韓延壽傳》郡中歙然。《匡衡傳》歙然歸仁。

《詩·小雅》翕翕訿訿。《漢書》作歙歙訿訿。《荀子》作噏噏呰呰。

與脅通。《張衡·應閒》干進苟容,我不忍以歙肩。《註》歙,亦脅也。

芔歙,林木鼓動之聲。《司馬相如·上林賦》藰蒞芔歙。《註》芔,古卉字。

歙赩,赤色盛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皓壁𣉞曜以日照,丹柱歙赩以電烶。

《廣韻》書涉切《集韻》《韻會》《正韻》失涉切,𠀤音攝。義同。

縣名。《前漢·地理志》丹陽有歙縣。《師古註》音攝。《廣輿記》𡽪州府,晉曰新安,隋唐曰歙州,今爲縣,屬𡽪州府。

《集韻》虛涉切,音偞。懼貌。或作惵。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歙

歙【卷八】【欠部

縮鼻也。从欠翕聲。丹陽有歙縣。許及切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歙

(歙)縮鼻也。糸部曰。縮者、蹴也。歙之言攝也。从欠。翕聲。許及切。十六部。丹陽有歙縣。陽當作楊。字之誤也。地理志、郡國志。丹楊郡歙縣。今江南徽州府歙縣、休寧縣皆其地也。今徽人讀武涉切。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hiak8 hiap8 [海陆丰腔] kip7 hip7 [客语拼音字汇] hib5 [台湾四县腔] kip7 hip7 [客英字典] hip7 kip7

◎ 粤语:kap1 sip3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qʰjob
qʰrub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許及緝B緝B入聲三等開口侵B入二十六緝xi̯əpxĭĕpxjəpxiephɣiɪphɯiphjipxihipxyp≆說文曰縮鼻也後漢有來歙又舒涉切州名
書涉葉A葉A入聲三等開口鹽A入二十九葉ɕi̯ɛpɕĭɛpɕiɛpɕjæpɕiᴇpɕiɛpɕiapshesjepsjep黟歙又許乃切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ꡜꡞ

hixi入聲

ꡚꡦ

ꡮꡦ

zhÿashÿaʂjɛ入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齊微齊齊微入聲作上聲齊齒呼xi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許及八緝入聲
失涉十葉入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十七金錦禁急陰入合也衆也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