毌

拼音guàn wān
注音ㄍㄨㄢˋ ㄨㄢ
部首毋部
部外笔画0画
总笔画4画
异体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uàn(ㄍㄨㄢˋ)

1、古同“”。

2、zidian.911cha.com

2、古地名。

3、姓。

其他字义

wān(ㄨㄢ)

1、古通“”:“士力能毌弓。”

UNICODE

毌字UNICODE编码U+6BCC,10进制: 27596,UTF-32: 00006BCC,UTF-8: E6 AF 8C。

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unknown: wu2? variant guan1?]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zidian.911cha.com

guàn

〈动〉

(1) 贯穿。后作“贯” [penetrate]

毌,穿物持之也。——《说文》

(2) 通“弯” [bend]

士力能毌弓,尽为甲骑。——《史记·匈奴列传》

词性变化

guàn

〈名〉

(1) 古地名 [Guàn state]。即“毌丘”。在山东省曹县南

[宣公]与 郑会于西域,伐 卫,取 毌。——《史记·六国年表》

(2) 姓

康熙字典

毌【辰集下】【毋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康熙字典 毌

zidian.911cha.com

《唐韻》《集韻》𠀤古丸切,音冠。《說文》穿物持之也。从一橫貫,象寶貨之形。

《廣韻》《集韻》𠀤古玩切,音貫。義同。通作貫。

毌丘,地名。《史記·田完世家》宣公伐衞,取毌丘。《註》索隱曰:毌,音貫。毌丘,古國名。衞之邑。今作毌者,字殘缺耳。正義曰:《括地志》云:故貫城卽古貫國,今名濛澤城,在曹州濟陰縣南。

《字彙補》按《古音畧》貫高之貫音冠,本毌丘,複姓,後去丘爲毌氏。

作貫氏。魏有毌丘儉,今多呼爲父母之母,非也。據此,則毌丘氏當从沽歡切之毌字,不當从微夫切之毋字矣。其誤已久,不可不辨。與毋、母俱別。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毌

毌【卷七】【毌部

穿物持之也。从一橫貫,象寶貨之形。凡毌之屬皆从毌。讀若冠。古丸切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毌

(毌)穿物持之也。从一橫?。各本?作貫。淺人所改也。今正。?象寶貨之形。各本脫?。今補。?者寶貨之形。獨言寶貨者、例其餘。一者所以䆤而持之也。古貫穿用此字。今貫行而毌廢矣。毌之用廣。如𠕪下云以物横毌鼎耳而舉之也、軸下云所以持輪也皆是。貫之用專。後有串字、有丳字皆毌之變也。毌不見於經傳。惟田完世家宣公取毌丘。索隱曰。毌音貫。凡毌之屬皆从毌。讀若冠。古?切。十四部。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gon5

◎ 粤语:gun3 kwun3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koːn
koːns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古丸平聲一等合口上平二十六桓kuɑnkuɑnkuɑnkuɑnkuɑnkʷɑnkwanguan1kuankuan穿物持也
古玩去聲一等合口去二十九換kuɑnkuɑnkuɑnkuɑnkuɑnkʷɑnkwanguan4kuanhkuann穿也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ꡂꡡꡋgonkɔn去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寒山合寒山去聲合口呼kuan
桓歡合桓歡去聲合口呼kuɔn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沽歡九寒平聲
烏還十刪平聲
古玩九翰去聲
古患十諫去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二十五翻反泛發陰去同上(習也熟也)
第二十七官管貫括陰去穿也錢貫又貫索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