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911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音良。《說文》薄也。《左傳·莊三十二年》虢多涼德。
又風名。《禮·月令》孟秋之月涼風至。
又州名。《廣韻》漢武帝攺雍州爲涼州。
又姓。魏太子太傅山陽涼茂。
又與䣼同。《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又《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音亮。佐也。《詩·大雅》涼彼武王。本亦作諒。《韓詩》作亮。
又信也。《詩·大雅》涼曰不可。
涼【卷十一】【水部】
薄也。从水京聲。呂張切
(涼)薄也。涼廁於此者、謂六飲之涼與漿爲類也。鄭司農云。涼、以水和酒也。玄謂涼、今寒粥若糗飯襍水也。許云薄也。葢薄下奪一酒字。以水和酒。故爲薄酒。此用大鄭說也。引伸之爲凡薄之稱。如職涼善背、虢多涼徳。毛、杜皆云涼薄是也。薄則生寒。又引伸爲寒。如北風其涼是也。至字林乃云涼、微寒也。唐殷敬順引之。廣韵、玉篇皆云。凉俗涼字。至集韵乃特出凉字。注云。薄寒曰凉。从水。京聲。呂張切。十部。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ong2 [客语拼音字汇] liong2 [台湾四县腔] liong2 [梅县腔] liong2 [宝安腔] liong2 [客英字典] liong2
◎ 粤语:loeng4
◎ 潮州话:liang5 (lîang)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
涼 | 京 | 陽 | 無 | ɡ·raŋ | |
涼 | 京 | 陽 | 亮 | ɡ·raŋs | |
涼 | 京 | 陽 | 亮 | ɡ·raŋs |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
涼 | 良 | 呂章 | 來 | 陽開 | 陽 | 平聲 | 三等 | 開口 | 陽 | 宕 | 下平十陽 | li̯aŋ | lĭaŋ | liaŋ | liɑŋ | lɨɐŋ | liɐŋ | lɨaŋ | liang2 | liang | liang | 薄也亦寒涼也又州名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地也六國時至秦屬戎狄月氏居焉秦置三十六郡西北唯有隴西北地二郡於漢屬涼州部至武帝改雍州爲涼州後獻帝分渭川河西四郡爲雍州建安十八年復改爲涼州又姓魏志有太子太傅山陽涼茂 |
涼 | 亮 | 力讓 | 來 | 陽開 | 漾 | 去聲 | 三等 | 開口 | 陽 | 宕 | 去四十一漾 | li̯aŋ | lĭaŋ | liaŋ | liɑŋ | lɨɐŋ | liɐŋ | lɨaŋ | liang4 | liangh | lianq | 薄也又吕張切 |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
涼 | ꡙꡦꡃ | ꡙꡨꡃ | lÿang | lyang | ljaŋ | 平聲 | |||
涼 | ꡙꡦꡃ | ꡙꡨꡃ | lÿang | lyang | ljaŋ | 去聲 |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四呼 | 寧繼福 | 註解 |
---|---|---|---|---|---|---|---|---|
涼 | 粮 | 來 | 江陽齊 | 江陽 | 陽平 | 齊齒呼 | liaŋ |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
涼 | 良 | 龍張 | 十七陽 | 陽 | 平聲 |
涼 | 諒 | 力仗 | 十七漾 | 陽 | 去聲 |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
凉 | 良 | 來 | 張 | 第九張掌帳着 | 陽平 | 不熱也又薄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