炰

拼音páo fǒu
注音ㄆㄠˊ ㄈㄡˇ
简体部首灬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9画
繁体部首火部
异体字 𤈖笔顺ノフフ一フ丶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páo(ㄆㄠˊ)

1、〔烋(xiū)〕古同“咆哮”,猛兽怒吼;也形容人暴怒。

2、911chaxun查询·新华字典

2、古同“”,把带毛的肉用泥包好放在火上烧烤。

其他字义

fǒu(ㄈㄡˇ)

1、蒸煮:“炰鳖鲜鱼。”

UNICODE

炰字UNICODE编码U+70B0,10进制: 28848,UTF-32: 000070B0,UTF-8: E7 82 B0。

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roast, broil; bake

康熙字典

炰【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康熙字典 炰

911chaxun查询·新华字典

《廣韻》《集韻》𠀤同炮。《詩·小雅》炰𪔀膾鯉。《魯頌》毛炰胾羹。

《詩·大雅》女炰烋于中國。《傳》炰烋,彭亨也。《箋》自矜氣健之貌。

炰烋,亦作咆烋。《左思·魏都賦》克翦方命,吞滅咆烋。雲徹叛換,席卷虔劉。

《集韻》俯九切,音缶。同缹。詳缹字註。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炰

炮【卷十】【火部

毛炙肉也。从火包聲。薄交切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炮

(炮)毛炙肉也。炙肉者、貫之加於火。毛炙肉、謂肉不去毛炙之也。瓠葉傳曰。毛曰炮。加火曰燔。閟宫傳曰。毛炰豚也。周禮封人。毛炰之豚。鄭注。毛炮豚者、爓去其毛而炮之。內則注曰。炮者、以塗燒之爲名也。禮運注曰。炮、裹燒之也。按裹燒之卽內則之塗燒。鄭意詩禮言毛炮者、毛謂燎毛。炮謂裹燒。毛公則謂連毛燒之曰炮。爲許所本。六月、韓奕皆曰炰鼈。箋云。炰、以火孰之也。鼈無毛而亦曰炰。則毛與炮二事。鄭說爲長矣。炰與缹皆炮之或體也。韓奕之炰徐仙民音甫九反。大射篇注炮鼈或作缹、或作?。是知炰缹爲古今字。通俗文曰。燥煑曰缹。燥煑謂不過濡也。裹燒曰炮。燥煑亦曰炮。漢人燥煑多用缹字。缶聲包聲古音同在三部。从火。包聲。薄交切。古音在三部。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au2 bau1 [梅县腔] pau5 [台湾四县腔] pau2 bau1 [客英字典] pau5 pau2

◎ 粤语:paau4

◎ 潮州话:pau5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bruː同庖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薄交平聲二等開口下平五肴bʱaubaubaubaubɣaubɯaubaɨwpao2braubeau上同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ꡌꡓ

pawbaw平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蕭豪開二蕭豪陽平開口呼pʰau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蒲交十三爻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十八交絞教陽平炰休氣健貌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