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
燭〔
拼音zhú
注音ㄓㄨˊ
部首火部
部外笔画13画
总笔画17画
异体字 笔顺丶ノノ丶丨フ丨丨一ノフ丨フ一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ú(ㄓㄨˊ)

1、见“”。

UNICODE

燭字UNICODE编码U+71ED,10进制: 29165,UTF-32: 000071ED,UTF-8: E7 87 AD。

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candle, taper; to shine, illuminate

康熙字典

燭【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康熙字典 燭

911chaxun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之欲切《集韻》《韻會》朱欲切,𠀤音囑。《說文》庭燎火燭也。《廣韻》燈燭。《禮·曲禮》燭至起。《周禮·秋官·司烜氏》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

《玉篇》照也。《前漢·武帝紀》日月所燭,莫不率𠈷

《爾雅·釋天》四時和謂之玉燭。《註》道光照也。《梁書·𥳑文帝紀》太平玉燭,爾乃議之。

《楚辭·天問》日出不到燭龍何燿。

星名。《史記·天官書》燭星,狀如太白,其出也不行,見則滅,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名曰歸邪。歸邪出,必有歸國者。漢元鳳四年,燭星見奎婁閒。

南天燭,藥名。赤者名文燭。木而似草。故又名南燭草。

石燭,一名水肥,一名石脂,一名石液。

姓。《左傳·僖二十八年》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去聲。《前漢·武帝紀》見光集於雲壇,一夜三燭。《註》服虔曰:燭,音炷。師古讀如字。

《唐韻正》音朱。《張衡·東京賦》德寓天覆,輝烈光燭,狹三王之趢趗,軼五帝之長驅。

《唐韻正》後魏渴燭渾民,亦作可足渾民,又作可朱渾民。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燭

燭【卷十】【火部

庭燎,火燭也。从火蜀聲。之欲切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燭

(燭)庭燎、大燭也。燎當作尞。大各本譌作火。今正。若韵會庭燎燭也尤善。小雅毛傳曰。庭燎、大燭也。燕禮。宵則庶子執燭於阼階上。司宫執燭於西階上。甸人執大燭於庭。閽人爲大燭於門外。周禮司烜氏。凡邦之大事。共墳燭、庭燎。鄭云。墳、大也。郊特牲曰。庭燎之百。由齊桓公始也。鄭云。庭燎之差。公葢五十。侯伯子男皆三十。文出大戴禮。按未爇曰燋。執之曰燭。在地曰燎。廣設之則曰大燭、曰庭燎。大燭與庭燎非有二也。周禮絫言墳燭、庭燎。故鄭注以門外門内別之。周禮故書作蕡燭。先鄭云。蕡燭、麻燭也。賈公彥曰。古者未有麻燭。故鄭從墳訓大。古庭燎、依慕容所爲。以葦爲中心。以布纏之。飴蜜灌之。若今蠟燭。玉裁謂。古燭葢以薪蒸爲之。麻蒸亦其一端。麻蒸、其易然者。必云古無麻燭、葢非。許以㷓次燭灺之閒、葢得之矣。从火。蜀聲。之欲切。三部。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ug5 [台湾四县腔] zuk7 [客英字典] chuk7 [宝安腔] zuk7 [梅县腔] zhuk7 [海陆丰腔] chuk7 [东莞腔] zuk7 [沙头角腔] zuk7 [陆丰腔] chuk7

◎ 粤语:zuk1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tjoɡ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之欲入聲三等開口入三燭tɕi̯woktɕĭwoktɕioktɕioktɕɨoktɕiokcuawkzhucjyuktjvk燈燭也禮曰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燭丗本曰石季倫以蠟燭炊又姓左傳鄭大夫燭之武之欲切十三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ꡆꡦꡟjÿutʂy入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魚模合魚模入聲作上聲合口呼tʂu
尤侯齊尤侯入聲作上聲齊齒呼tʂiəu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陟慮四御去聲
之六一屋入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六東董凍篤陰入火燭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