琫

拼音běng
注音ㄅㄥˇ
简体部首王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2画
繁体部首玉部
异体字 𩊌笔顺一一丨一一一一ノ丶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ěng(ㄅㄥˇ)

1、古代刀鞘上端的装饰。

UNICODE

琫字UNICODE编码U+742B,10进制: 29739,UTF-32: 0000742B,UTF-8: E7 90 AB。

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王、奉声

English

ornam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běng

〈名〉

古代佩刀鞘上近口处的饰物 [decoration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heath of a sword]

康熙字典

琫【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康熙字典 琫

911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正韻》邊孔切《集韻》《韻會》補孔切,𠀤音玤。《說文》佩刀上飾。天子以玉,諸侯以金,从玉,奉,意兼聲。《徐曰》刀削上飾也。琫之言捧也,若捧持之也。上謂首也。《釋名》刀室口之飾曰琫。琫,捧也,捧束口也。《詩·小雅》鞞琫有珌。《傳》鞞,容刀鞞也。琫上飾,珌下飾。

《大雅》鞞琫容刀。《傳》上曰琫,下曰鞞。《疏》古之言鞞,猶今之言鞘也。禮內則註遰刀鞞,琫上飾,珌下飾。毛傳言下曰鞞者,又因琫爲在上之飾,下則指鞞之體言也。《韻會》按說文詩傳皆言鞞,刀鞞也,琫上飾,珌下飾。爾雅刀室謂之鞞鞛。鞛與琫同。故亦言鞛上飾,鞞下飾。如公劉詩毛傳是也。左傳,藻率鞞鞛。杜註:鞞,刀削上飾。鞛下飾。蓋誤以鞞鞛爲上下飾也。諸韻今皆註爲刀下飾,蓋承用杜註,而未詳說文詩傳之義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琫【卷一】【玉部

佩刀上飾。天子以玉,諸侯以金。从玉奉聲。邊孔切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琫

(琫)佩刀上飾也。小雅鞞琫有珌傳。鞞、容刀鞞也。琫、上飾。珌、下飾。大雅鞞琫容刀傳、下曰鞞、上曰琫。戴先生疑瞻彼洛矣之珌下飾。當爲鞞下飾。珌文飾皃。有珌與首章有奭句法同。說文訓鞞爲刀室。誤也。玉裁按。鞞之言裨也。刀室所以裨護刀者。漢人曰削。俗作鞘。琫之言奉也。奉俗作捧。刀本曰環。人所捧握也。其飾曰琫。珌之言畢也。刀室之末。其飾曰珌。古文作㻫。傳云。鞞、容刀鞞也。謂刀削。其云琫上飾、珌下飾者。上下自全刀言之。琫在鞞上。鞞𡉄琫下。珌在鞞末。公劉詩不言珌。故云下曰鞞。舉鞞以該珌。鞞琫有珌。言鞞琫而又加珌也。王莽傳。瑒琫瑒珌。孟康曰。佩刀之飾。上曰琫。下曰珌。若劉熙釋名曰。室口之飾曰琫。琫、捧也。捧束口也。下末之飾曰琕。琕、卑也。下末之言也。琕卽鞞之譌。劉意自一鞘言之。故雖襲毛上曰琫、下曰鞞之云。而大非毛意。至杜預本之注左傳云。鞞、佩刀削上飾。鞛、下飾。又互譌上下字矣。凡訓詁必考其源流得失者、舉眡此。許云佩刀上飾。用毛說。謂一刀之上。非一削之上也。凡刀劒以手所執爲上。刀謂之穎。亦曰環。書刀謂之拊。劒謂之鐔。天子以玉。諸矦以金。毛傳曰。天子玉琫而珧珌。諸矦璗琫而璆珌。大夫鐐琫而鏐珌。士珕琫而珕珌。天子以玉。故其字从玉。从王。奉聲。邊孔切。九部。左傳作鞛。咅奉合音。如棓字亦咅聲之比。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ng3 bung3 [台湾四县腔] fung3 bung3 [海陆丰腔] fung3 bung3

◎ 粤语:bung2 fung2 pung2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poːŋʔ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邊孔東一上聲一等開口上一董puŋpuŋpuŋpuŋpuŋpuŋpəwŋbeng3pungxpunk佩刀飾也邊孔切四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ꡎꡟꡃ

bungpuŋ上聲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邊孔一董上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六東董凍篤陰上刀上飾也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