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
缬〔
拼音xié
注音ㄒ一ㄝˊ
部首纟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15画
异体字笔顺フフ一一丨一丨フ一一ノ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缬(纈)xié(ㄒ一ㄝˊ)

1、有花纹的纺织品。

2、zidian.911cha.com

2、眼花时所见的星星点点。

UNICODE

缬字UNICODE编码U+7F2C,10进制: 32556,UTF-32: 00007F2C,UTF-8: E7 BC AC。

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纟、颉声

English

patterned silk; tie kno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xié

〈名〉

(1) 中国古代的一种印染方法 [Xie,a printing and dyeing method]

缬,谓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也。——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

(2) 又如:缬帛(染印彩帛);夹缬(唐代的一种印花锦)

(3) 有花纹的丝织品 [figured fabrics]

衣绫绮缬。——《魏书》

(4) 两颊红晕。亦泛指一般红晕 [blush;flush]。如:缬纹(酒后脸上呈现的红晕);缬晕(红晕);缬林(秋季叶红,树林呈红色,故称。一般指枫林)

康熙字典

纈【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康熙字典 缬

zidian.911cha.com

《廣韻》《正韻》胡結切《集韻》《韻會》奚結切,𠀤音擷。《說文》結也。《玉篇》綵纈也。《類篇》繫也,謂繫繒染爲文也。《李賀詩》醉纈拋紅網。《杜牧之詩》花塢團宮纈。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粤语:kit3 lit3

◎ 潮州话:kiag4 (khiak)「潮州」kiêg4 (khiek 旧时:khiet)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ɡiːd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胡結屑開入聲四等開口入十六屑ɣietɣietɣetɣɛtɦetɦetɦɛtxie2ghethet綵纈胡結切二十一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ꡯꡦ

Hÿaɣjɛ入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車遮撮車遮入聲作平聲撮口呼xiuɛ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胡結五屑入聲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