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
芦〔
拼音
注音ㄌㄨˊ
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7画
异体字笔顺一丨丨丶フ一ノ一丨丨丶フ一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ú(ㄌㄨˊ)

1、〔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简称“”,如“花”、“根”、“笛”、“席”、“荡”;亦简称“”,如“丛”、“塘”、“箔”、“荡”。

2、911查询·新华字典

2、姓。

UNICODE

芦字UNICODE编码U+82A6,10进制: 33446,UTF-32: 000082A6,UTF-8: E8 8A A6。

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rushes, reed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1) (形声。从艸,盧声。本义:草名。芦菔)

(2) 芦菔,似芜菁。今作萝卜 [radish]

芦,芦菔也。——《说文》。段注:“今之萝卜也。”

芜菁,共紫华者谓之芦菔。——《方言》三

(3) 又如:芦萉(莱菔的别名。又名萝卜)

(4) 芦苇 [reed],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茎中空,可以编帘子,盖屋顶。又名“苇子”。如:芦汀(生长着芦草的水边);芦田(清代称在长江等河湖沿岸,只适合种植芦苇的低洼地);芦衣(用芦花为絮所缝制的衣服);芦灰(芦苇烧成的灰。相传女娲氏堆积芦灰以防止泛滥的洪水)

常用词组

芦柴芦荡芦笛芦根芦沟桥芦花芦荟芦笋芦苇芦芽芦竹

康熙字典

芦【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康熙字典 芦

911查询·新华字典

《集韻》與芐同。或作𦬅,非。(蘆)《唐韻》落胡切《韻會》《正韻》龍都切,𠀤音盧。《說文》蘆菔也。一曰薺根。《爾雅·釋草》葖,蘆萉。

《玉篇》葦之未秀者爲蘆。

藥名。《本草》黎蘆,一名蔥葵。

城名。《北史·皮豹子傳》宋以文德爲武都王,守葭蘆城。

水名。《水經注》長蘆水又東徑九門波故縣也。

關名。《杜甫詩》少留周家窪,欲出蘆子關。

《集韻》淩如切,音閭。亦藥名。《本草》漏蘆。《博雅》飛廉,漏蘆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芦

蘆【卷一】【艸部

蘆菔也。一曰薺根。从艸盧聲。落乎切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蘆

(蘆)蘆菔也。一曰薺根。此字義別說。謂薺根謂之蘆也。从艸。盧聲。落乎切。五部。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粤语:lou4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raː
ra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力居平聲三等開口上平九魚li̯wolĭoliɔliɔlɨʌliɔlɨə̆lv2lioliv漏蘆草又音盧
落胡平聲一等開口上平十一模luolulololuoluolu2lolu蘆葦之未秀者又蘆菔菜名亦虜姓後魏書莫蘆氏後改爲蘆氏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ꡙꡟlulu平聲
ꡙꡦꡟlÿuly平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魚模合魚模陽平合口呼lu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淩如四魚平聲
龍都五模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十二孤古故陽平蘆葦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