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

拼音
注音ㄑㄨˊ
部首行部
部外笔画18画
总笔画24画
异体字𧗪 𧘆 𩇐 𢖦 𧘀笔顺ノノ丨丨フ一一一丨フ一一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一一丨ノノ丨丨フ一一一丨フ一一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ú(ㄑㄨˊ)

1、大路,四通八达的道路:通衢。

UNICODE

衢字UNICODE编码U+8862,10进制: 34914,UTF-32: 00008862,UTF-8: E8 A1 A2。

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highway; thoroughfare, intersect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1) (形声。从行,瞿声。行,本义是道路。本义:四通八达的道路)

(2) 同本义 [thoroughfare]

衢,四达谓之衢。——《说文》

必于四面之衢。——《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何天之衢。——《易·大畜》

一兔走衢,万人逐之,一人获之,贪者悉止。——《三国志》裴松之注

填街盈衢。——柳宗元《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

街衢相经。——张衡《西京赋》

(3) 又如:大衢;长衢;通衢(四通八达的道路);衢逵(道路);衢处(处于四通八达之地);衢国(地处要冲的国家)

(4) 树枝交错、分岔 [fork]

宣山,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山海经》

(5) 引申指途径 [way]

上好羞则民暗饰矣,上好富则民死利矣。二者,乱之衢也。——《荀子》

(6) 泛指道路 [road]。如:衢术;衢逵;衢路

(7) 分岔的道路 [branch road]

(8) 街道 [street]。如:衢市(街市);衢宇(街道屋宇);衢陌;衢巷(街巷);衢弄(衢巷,街巷);衢灯(街灯);衢闾(街道里巷)

(9) 市 [city]。如:衢关(关市);衢塞(市廛关塞);衢民(市民)

(10) 地名 [Qu,a place name]。在浙江省西部。唐置衢州,因境内有三衢山。民国改衢县。今为衢州

词性变化

〈形〉

(1) 歧,岔 [forked]

行衢道者不至。——《荀子·劝学》

千乘衢处壤削太半。——《管子·国蓄》

(2) 又如:衢涂;衢道(歧路,岔路);衢路(歧路;岔道)

常用词组

衢道

康熙字典

衢【申集下】【行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8画

康熙字典 衢

911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其俱切《集韻》《韻會》權俱切,𠀤音劬。《玉篇》四達道也。《爾雅·釋宮》四達謂之衢。《易·大畜》何天之衢。《左傳·昭二年》尸諸周氏之衢。《註》衢,道也。《楚辭·天問》靡蓱九衢。《註》九交之道曰衢。

岐路也。《荀子·勸學篇》行衢道者不至。

天衢,星名。《晉書·天文志》中閒爲天衢,黃道之所經也。

檀衢,齊市名。《戰國策》有孤孤咺者,正議閔王斮之檀衢。

州名。《一統志》越西鄙姑蔑之地,唐置衢州。

姓。《通志·氏族略》衢氏,江陵人,見《姓苑》。

《類篇》俱遇切,音屨。行也。○按去聲衢字,《集韻》作忂。

《韻補》叶音求。《陳琳詩》春天潤九野,卉木渙油油。紅華紛皣皣,發秀曜中衢。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衢

衢【卷二】【行部

四達謂之衢。从行瞿聲。其俱切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衢

(衢)四達謂之衢。釋宮文。釋名曰。四達曰衢。齊魯閒謂四齒杷爲欋。欋杷地則有四處。此道似之也。按中山經。宣山桑枝四衢。少室山木曰帝休。枝五衢。天問。靡萍九衢。淮南書。木大則根欋。皆謂䢒逪岐出。从行。瞿聲。其俱切。五部。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1 [客语拼音字汇] ki2 [台湾四县腔] ki1 [梅县腔] ki1 hi1 [客英字典] ki1 [宝安腔] ki1

◎ 粤语:keoi4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ɡʷa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其俱平聲三等合口上平十虞gi̯uɡĭuɡioɡioɡɨoɡioguə̆qu2gyogiu街衢爾雅曰四達謂之衢其俱切三十六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ꡀꡦꡟkÿugy平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魚模撮魚模陽平撮口呼kʰiu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求於四魚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四諸主著陽平通衢街道也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