诒
诒〔
拼音 dài
注音一ˊ ㄉㄞˋ
部首讠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7画
异体字 𣣢 𧦫笔顺丶フフ丶丨フ一丶フフ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诒(詒)yí(一ˊ)

1、传给:诒训。

2、www.911chaxun.com

2、赠与,给与:“诒尔多福。”

其他字义

诒(詒)dài(ㄉㄞˋ)

1、欺诈:骨肉相诒。诒骗。

UNICODE

诒字UNICODE编码U+8BD2,10进制: 35794,UTF-32: 00008BD2,UTF-8: E8 AF 92。

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讠、台声

English

bequeath, pass on to future generations

康熙字典

詒【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康熙字典 诒

www.911chaxun.com

《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𠀤音怡。《說文》相欺詒也。一曰遺也。《詩·邶風》自詒伊阻。《傳》遺也。《左傳·昭六年》叔向使詒子產書。《註》遺也。《廣韻》贈言也。

《正韻》誒詒,疑疾。《莊子·達生篇》誒詒爲病數日。《註》懈倦貌。一曰失魂魄貌。

通作貽。《書·五子之歌》貽厥子孫。《傳》貽,遺也。《詩·大雅》詒厥孫謀。《箋》詒,猶傳也。《正義》詒訓遺,卽流傳之義。

通作飴。《詩·周頌》貽我來牟。《釋文》貽,又作詒。《前漢·劉向傳》引《詩》作飴。《師古註》飴,遺也。與貽同。

通作嗣。《詩·鄭風》子寧不嗣音。《傳》習也。《箋》續也。韓詩作詒。詒,寄也。曾不寄問也。

《集韻》《韻會》𠀤羊吏切,怡去聲。《類篇》亦遺也。《韻會》貺也。《左傳·文十六年》年自七十以上,無不饋詒也。《疏》饋、詒皆與人物之名,與貽通,有平、去二音。

《集韻》堂來切,音臺。懈倦貌。引莊子誒詒。李軌讀。

《集韻》他代切,音態。義同。

欺也。

《廣韻》徒亥切《集韻》《韻會》《正韻》蕩亥切,𠀤臺上聲。《類篇》江南呼欺曰詒。《增韻》欺詒,誑詐也。《列子·黃帝篇》狎侮欺詒。《徐幹·考僞篇》骨肉相詒,朋友相詐。

《集韻》通作紿。《穀梁傳·僖元年》惡公子之紿。《註》欺紿也。《史記·項羽紀》項王迷失道,田父紿之曰:左,乃陷大澤中。《師古註》紿,誑也。《類篇》或作𧦫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诒

詒【卷三】【言部

相欺詒也。一曰遺也。从言台聲。與之切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詒

(詒)相欺詒也。金縢。公乃爲詩以詒王。名之曰鴟鴞。鄭曰。詒、說也。周公恐其屬黨將死。恐其㓝濫。又破其家。而不敢正言。故作鴟鴞之詩以詒王。按尚書字本作詒。鄭注說當讀輸芮切。正義改爲怡悅字。誤矣。周公善辭以誘王。故史臣目之曰詒。此鄭意也。穀梁傳曰。夫請者、非可詒託而往也。必親之者也。注。詒託、猶假寄。列子。狎侮欺詒。郭注方言云。汝南人呼欺亦曰詒。音殆。史、漢多假紿爲之。一曰遺也。釋言、毛傳皆曰。詒、遺也。俗多假貽爲之。从言。台聲。與之切。按今音前義徒亥切。一部。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 潮州话:i5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l'ɯːʔ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與之平聲三等開口上平七之jĭəyi2jijio贈言
徒亥上聲一等開口上十五海dʱɑ̆idɒidᴀidɒidʌidəidəjdai4daixdoj上同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ꡭꡞ

yiji平聲

ꡈꡭ

taydaj上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皆來開皆來上聲開口呼tai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延知二支平聲
蕩亥六解上聲
以智二寘去聲
他蓋六泰去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三幾紀記陽平贈也遺也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