邶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邶字UNICODE编码U+90B6,10进制: 37046,UTF-32: 000090B6,UTF-8: E9 82 B6。
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形声
place in today's Henan province
911查询·新华字典
◎ 邶
〈名〉
古国名 [Bei state]。周武王封殷纣王之子武庚于此,约相当于今河南省淇县以北,汤阴县东南一带地方
邶【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911查询·新华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蒲昧切《正韻》步昧切,音佩。《說文》故商邑,自河內朝歌以北是也。《詩·邶風·小序》武王克商,分朝歌而北謂之邶。
又《集韻》補昧切,音背。齊地名。《左傳·襄二十八年》齊與晏子邶殿其鄙六十。與商之邶名同地異。《廣韻》同鄁。
邶【卷六】【邑部】
故商邑。自河内朝歌以北是也。从邑北聲。補妹切
(邶)故商邑。商、畿內之地也。邑、國也。商頌曰。商邑翼翼。自河內朝歌㠯北是也。河內朝歌、二志同。前志曰。朝歌、紂所都。詩諩曰。邶庸衞者、商紂畿內方十里之地。武王伐紂以其京師封紂子武庚爲殷後。三分其地置三監。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敎之。自紂城而北謂之邶。南謂之庸。東謂之衞。後三監導武庚叛。成王殺武庚。伐三監。更於此三國建諸矦。封康叔於衞。使爲之長。後世子孫稍幷彼二國。混而名之。從其國本而異之。爲邶庸衞之詩焉。故邶城在今河南衞輝府府東北。通典曰。故庸城在新鄉縣縣西南三十二里。从邑。北聲。補妹切。古音在一部。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3 pui5 [台湾四县腔] pi3 pui5 [客英字典] pui5 [客语拼音字汇] boi4
◎ 粤语:bui3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
邶 | 北 | 代 | 佩 | bɯːɡs | 同鄁 |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
邶 | 佩 | 蒲昧 | 並 | 灰 | 隊 | 去聲 | 一等 | 合口 | 灰 | 蟹 | 去十八隊 | bʱuɑ̆i | buɒi | buᴀi | buɒi | buʌi | buoi | bwəj | bei4 | buaih | buoy | 上同 |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
邶 | ꡌꡟꡠ | pue | buɛ̆ | 去聲 |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
邶 | 旆 | 步昧 | 七隊 | 灰 | 去聲 |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
邶 | 配 | 滂 | 魁 | 第二十八魁賄誨 | 陰去 | 詩邶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