鄹

拼音zōu
注音ㄗㄡ
简体部首阝部
部外笔画14画
总笔画16画
繁体部首邑部
部外笔画14画
总笔画17画
异体字 𨜈 𨝮 𨞮笔顺一丨丨一一一フ丶ノ丨ノノノ丶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ōu(ㄗㄡ)

1、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县东南。孔子的家乡。

2、911查询·新华字典

2、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即“”。

UNICODE

鄹字UNICODE编码U+9139,10进制: 37177,UTF-32: 00009139,UTF-8: E9 84 B9。

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阝、聚声

English

name of a state;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911查询·新华字典

zōu

〈名〉

(1) 古邑名 [Zou village]。春秋鲁国地。孔子家乡。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

郰,鲁下邑。 孔子之乡。从邑,取声。——《说文》。字亦作鄹。在今山东兖州府邹县西北之 东邹邨、 西邹集、 孔子生于 郰之阙里,长徒 曲阜,仍号 阙里。

(2) 又如:鄹里(孔子故里);鄹阙(鄹里和阙里的并称。鄹里,孔子故里)

康熙字典

鄹【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4画

康熙字典 鄹

911查询·新华字典

《廣韻》同鄒。詳前郰字註。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鄹

郰【卷六】【邑部

魯下邑。孔子之鄉。从邑取聲。側鳩切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郰

(郰)魯下邑。孔子之鄉。論語孔注曰。鄹、孔子父叔梁紇所治邑也。左傳杜注曰。紇、郰邑大夫仲尼父叔梁紇也。檀弓郰曼父之母。鄭云。曼父之母與徵在爲鄰。相善。孔子世家曰。孔子生魯昌平鄉郰邑。杜曰。郰邑、魯縣東南莝城是也。張守節曰。夫子生在鄒之闕里。長徙曲阜。仍號闕里。按杜云莝城者、今不得其詳。說者以爲今鄒縣西北之東鄒村西鄒集是也。孔子世家言郰人輓父。檀弓言郰曼父。鄭注言郰叔梁紇。葢孔子之父、魯人以郰人紇呼之。如周禮之鄉以州名、野以邑名。非郰爲所治邑也。論語云郰人之子者、孔子弟子爲師諱紇字也。郰大夫之文始見於王肅私定家語。而孔氏論語注乃肅輩僞托者。从邑。取聲。側鳩切。四部。論語作鄹。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eu1 [客英字典] zeu1 [台湾四县腔] zeu1 [梅县腔] zeu1

◎ 粤语:zau1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ʔsru
zloʔ說文同鄒
ljoːnʔ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側鳩平聲三等開口下平十八尤tʂi̯ə̯utʃĭəutʃiutʃiəutʃɨutʂiutʂuwzhou1criutrou上同
慈庾上聲三等合口上九麌dzʱi̯udzĭudziodziodzɨodziodzuə̆ju4zyoxdziuu亭名在新豐
辝纂上聲一等合口上二十四緩zuɑnzuɑnzuɑnzuɑnzuɑnzʷɑnzwan-zsuanx字林云亭名在新豐辝纂切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ꡆꡜꡞꡓjʰiwtʂəw平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魚模撮魚模去聲撮口呼tsiu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側鳩十九尤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五修叟秀陰平孔子故鄉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