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

拼音suí duò
注音ㄙㄨㄟˊ ㄉㄨㄛˋ
简体部首阝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1画
繁体部首阜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2画
异体字 笔顺フ丨一ノ一丨一丨フ一一フ丨一ノ一丨一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uí(ㄙㄨㄟˊ)

1、中国朝代名:隋代。

2、911查询·新华字典

2、姓。

其他字义

duò(ㄉㄨㄛˋ)

1、古代祭祀用的残肉和残食:“既祭,则藏其隋”。

2、911查询·新华字典

2、古同“”,垂落。

UNICODE

隋字UNICODE编码U+968B,10进制: 38539,UTF-32: 0000968B,UTF-8: E9 9A 8B。

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Sui dynasty;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911查询·新华字典

suī

〈名〉

(1) (形声。从肉,隓省声。隓( huī),城墙倒塌,“隋”字从肉,本义同肉有关。( suī)本义:残余的祭品) 同本义 [residual meat]

隋,裂肉也。——《说文》。

赞隋。——《周礼·小祝》。注:“隋尸之祭也。”

既祭则藏其隋。——《周礼·守祧》。注:“尸所祭肺脊黍稷之属。”

(2) 另见 suí

基本词义

Suí

〈名〉

(1) 周代诸侯国名 [Sui state]

(2) 又如:隋珍(隋珠);隋珠(隋侯之珠)隋珠弹雀(隋侯的明月珠是无价之宝,用它弹麻雀,得不偿失)

(3) 隋朝 [the Sui Dynasty (581-618)]。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封建王朝,从公元581年至618年。如:隋苑(隋炀帝时建造的上林苑,又名西苑故址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

(4) 姓

(5) 另见 suī

康熙字典

隋【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康熙字典 隋

911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徒果切《集韻》杜果切,𠀤音惰。《說文》裂肉也。从肉从隓省。

《玉篇》落也。《詩·衞風·其黃而隕傳》隕,隋也。《釋文》隋,又作墮,唐果反。

《玉篇》懈也。

《廣韻》他果切《集韻》《韻會》《正韻》吐火切,𠀤音妥。《廣韻》裂肉也。《集韻》埋祭餘也。

《正韻》圜而長。《詩·豳風·破斧傳》隋銎曰斧。《釋文》徒禾反,又湯果反。形狹而長也。《禮·月令·穿竇窖註》隋曰竇,方曰窖。《疏》隋者,似方非方,似圓非圓。《禮·器大夫士𢮁禁註》如今方案隋長局。

《史記·天官書》廷藩西有隋星五。《註》南北爲隋。隋,垂下也。

《廣韻》《集韻》《韻會》𠀤旬爲切,音隨。《廣韻》國名。本作隨。《左傳·桓六年》漢東之國,隨爲大,漢初爲縣,後魏爲郡,又攺爲州。《戰國策》寶珍隋珠。

國號。楊堅受封於隨,及有天下,以隨从辵,周齊奔走不寧,故去辵作隋。《轉注古音》隋,古音妥。楊堅攺隨爲隋,後人遂以隋爲隨。

姓。《正字通》漢五原太守隋昱明。

《集韻》順裂肉也。

《集韻》宣隹切,音綏。祭食也。或作挼。

《集韻》《韻會》𠀤翾規切,音隓。義同。或作綏挼。

一曰釁荐血。《周禮·春官·大祝》隋釁。《註》謂荐血也。

《小祝》贊隋。《註》尸之祭也。《釋文》隋,許規反,又惠恚反。

《晉語》隋其前言。《註》隋,許規反。

《集韻》土禾切,音詑。中高四下也。

《集韻》呼恚切,音孈。《周禮·春官·守祧》旣祭,則藏其隋與其服。《註》隋,謂神前所沃灌器名。康成曰:謂尸所祭肺脊黍稷之屬,藏之以依神。《釋文》隋,許恚反,又相恚反。《集韻》或作墮綏挼。

《集韻》思累切,音髓。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隋

隋【卷四】【肉部

裂肉也。从肉,从隓省。徒果切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隋

(隋)裂肉也。衣部曰。裂、繒餘也。齊語。戎車待游車之?。韋曰。?、殘也。裂訓繒餘。引伸之凡餘皆曰裂。裂肉謂尸所祭之餘也。守祧。旣祭則藏其隋。注。隋、尸所祭肺脊黍稷之屬。其儀節詳於禮十七篇。其字故文士虞禮作隋。與周禮同。特牲、少牢篇今文作綏。古文作挼或作妥。鄭注云。周禮作隋。隋與挼讀同。又云。挼讀爲隋。注曾子問亦云。綏、周禮作隋。是鄭以隋爲正字。與許同也。尸祭刌肺黍稷之屬。巳祭則爲?餘無用之物。故云裂肉。單言肉者。爲其字從肉也。从肉。隓省聲。徒果切。十七部。按今儀禮注隋皆作墮。誤。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6 sui2 [宝安腔] cui2 [客英字典] sui2 [客语拼音字汇] cui2 sui2 [陆丰腔] sui3 [台湾四县腔] to5 sui2 [梅县腔] to5

◎ 粤语:ceoi4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l̥ʰoːlʔ
l'oːlʔ他果切注又切
ljol見淮南子本作隨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旬爲支A合支A平聲三等合口支A上平五支zwie̯zǐweziuezjuɛziuᴇzʷiɛzwiə̆sui2zsyeszve國名本作隨左傳曰漢東之國隨爲大漢初爲縣後魏爲郡又改爲州隋文帝去辵
他果戈一合上聲一等合口上三十四果tʰuɑtʰuɑtʰuɑtʰuɑtʰuɑtʰuɑtʰwatuo3thuaxthuaa裂肉也又徒果切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ꡕꡟꡠzuezuɛ̆平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齊微合齊微陽平合口呼sui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呼回七灰平聲
旬威七灰平聲
吐火十四哿上聲
胡桂七隊去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二十二雖髓歲陽平國名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