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

拼音rán
注音ㄖㄢˊ
部首髟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15画
异体字 𣬭 𣱄 𩑞 𩑺 𩒹 𩓾 𩓿 𩬥笔顺一丨一一一フ丶ノノノ丨フ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rán(ㄖㄢˊ)

1、两腮的胡子,亦泛指胡子:美髯。虬髯。白发苍髯。髯口(演戏用的假胡子。“口”读轻声)。

UNICODE

髯字UNICODE编码U+9AEF,10进制: 39663,UTF-32: 00009AEF,UTF-8: E9 AB AF。

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汉英互译

beard

造字法

形声字:从髟、冉声

English

beard; mustach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zidian.911cha.com

rán

〈名〉

(1) (形声。从髟,冉声。髟( biāo),长发下垂的样子。本义:两颊上的长须)

(2) 同本义;也泛指胡须 [whiskers]

髥,颊须也。从须从冄,会意,冄亦声。字亦作髥。——《说文》

奋髥抵几。——《汉书·朱博传》。注:“颊毛也。”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清·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髯夫(指脸上多须的人);髯公(指年长多须的人);髯奴(指多须的奴仆);髯佛(称仁慈多须的人);髯胡(须髯和颌下的垂肉);髯翁(指年老多须的人);髯须(指胡子);髯髯然(髯须动摇的样子);白发苍髯

(4) 须多或须长的人 [a person with bushy whiskers]

羽美须髯,故 亮谓之髯。——《三国志》

(5) 动物的须 [beard hair]

[上申之山] 其鸟多当扈,其状如雉,以其髯飞。——《山海经·西山经》。 郭璞注:“髯,咽下须也。”

(6) 通“蚺”。蟒蛇 [boa;python]

越人得髯蛇以为上肴。——《淮南子·精神》

常用词组

髯口

康熙字典

髯【亥集上】【髟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5画

康熙字典 髯

zidian.911cha.com

《正字通》俗髥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髯

䫇【卷九】【須部

頰須也。从須从冄,冄亦聲。汝鹽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别作髥,非是。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4AC7]}

(䫇)頰須也。頰、面旁也。釋名曰。隨口動搖。冄冄然也。封禪書有龍垂胡髥。下迎黃帝。詳文意乃泛謂須。从須冄。會意。冄亦聲。汝鹽切。七部。俗作?、髥。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am2 ram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m1 yan2 [梅县腔] ngiam2 [客英字典] ngiam1 jam1 [宝安腔] ngiam1 (jam2) [台湾四县腔] ngiam2 jam2

◎ 粤语:jim4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𩓾njam
njams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𩓾汝鹽鹽A鹽A平聲三等開口鹽A下平二十四鹽ȵʑi̯ɛmȵʑĭɛmȵiɛmȵʑjæmȵiᴇmȵiɛmȵiamran2njemrem上同
而豔鹽A豔A去聲三等開口鹽A去五十五豔ȵʑi̯ɛmȵʑĭɛmȵiɛmȵʑjæmȵiᴇmȵiɛmȵiamran4njemhremm髯頷毛又人占切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ꡖꡠꡏ

ꡔꡠꡏ

'emZhemrɛm平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廉纖齊廉纖陽平齊齒呼ɽiɛm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而占二十二鹽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二十兼檢劍劫陽平鬚髯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