偅

拼音zhòng tóng
注音ㄓㄨㄥˋ ㄊㄨㄥˊ
简体部首亻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1画
繁体部首人部
异体字 笔顺ノ丨ノ一丨フ一一丨一一ノ丨ノ一丨フ一一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òng(ㄓㄨㄥˋ)

1、〔儱(lòng〕见“儱3”。

其他字义

tóng(ㄊㄨㄥˊ)

1、古同“”,僮仆。

UNICODE

偅字UNICODE编码U+5045,10进制: 20549,UTF-32: 00005045,UTF-8: E5 81 85。

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康熙字典

偅【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康熙字典 偅

911查询·新华字典

《集韻》朱用切,音踵。儱偅,不遇貌。儱偅與龍鍾,隴種,躘踵通,皆狀其潦倒。《荀子·議兵篇》隴種而退。《註》遺失貌,卽龍鍾。《埤蒼》作躘踵。《指南》作儱僮。《北史·李穆傳》宇文泰戰敗,敵兵追及,穆以鞭擊泰曰:籠東軍士,爾曹主安在。籠東猶隴種,言兵敗披靡也。字雖各別,音義相同。

與憧同。《易·咸卦》憧憧往來,京房本改作偅。

同僮。《漢張公神道𥓓》驂白鹿兮從仙僮。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僮【卷八】【人部

未冠也。从人童聲。徒紅切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僮

(僮)未冠也。䇂部曰。男有辠曰奴。奴曰童。按說文僮童之訓與後人所用正相反。如穜種二篆之比。今經傳僮子字皆作童子。非古也。襍記注曰。童、未成人之稱。學記注曰。成童、十五以上。引伸爲僮蒙。玉篇引詩。狂僮之狂也且。傳曰。狂行、僮昏所化也。廣雅曰。僮、癡也。若召南僮僮、竦敬也。則又如愚之義也。从人。童聲。徒紅切。九部。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ung3 [梅县腔] zhung3 [海陆丰腔] zhung3 [客英字典] zhung3

◎ 粤语:zung2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tjoŋs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之用去聲三等開口去三用tɕi̯woŋtɕĭwoŋtɕioŋtɕioŋtɕɨoŋtɕioŋcuawŋzhong4cjyunghtjvnq儱偅不遇皃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ꡈꡟꡃtungduŋ平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東鍾合東鍾陽平合口呼tʰuŋ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徒紅一東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六東董凍篤陽平奴僕也又竦敬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