穸

拼音
注音ㄒ一
部首穴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8画
异体字笔顺丶丶フノ丶ノフ丶丶丶フノ丶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ī(ㄒ一)

1、〔窀〕见“”。

UNICODE

穸字UNICODE编码U+7A78,10进制: 31352,UTF-32: 00007A78,UTF-8: E7 A9 B8。

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穴、夕声

English

the gloom of the grave a tomb or grave; dea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911查询·新华字典

〈名〉

(1) 埋葬 [bury]

玄池早扃,湘沅已穸。—— 南朝梁· 张缵《丁贵嫔哀策文》

(2) 墓穴 [grave]

夫陵域宅神,神本静,今大兴荒废,嚣役密迩,非幽穸所安,改之便。——《新唐书》

(3) 又如:窀穸(坟墓);穸台(坟墓)

康熙字典

穸【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康熙字典 穸

911查询·新华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祥亦切,音夕。墓穴幽堂也。《說文》窀穸也。《左傳·襄十三年》楚子告大夫曰:惟是春秋窀穸之事。《註》窀,厚也。穸,夜也。言穴中厚暗,如長夜也。一曰長埋謂之窀,長夜謂之穸。

《字彙補》借作究字。《漢樊敏𥓓》貫穸道度,無文不睹。

叶祥龠切。《左貴𡣕·楊后誄》比翼白屋,雙飛紫閣。悼后傷后,早卽窀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穸

穸【卷七】【穴部

窀穸也。从穴夕聲。詞亦切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穸

(穸)窀穸也。从穴。夕聲。孔宙碑作窀夕。乃蒙上穴而省耳。詞亦切。古音在五部。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p8 [梅县腔] sip8 [台湾四县腔] sip8 [客语拼音字汇] xid6 [客英字典] sip8

◎ 粤语:zik6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ljaːɡ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祥易昔開入聲三等開口入二十二昔zi̯ɛkzĭɛkziɛkziækziᴇkziɛkziajkxi2zsieksziek窀穸窀厚也穸夜也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ꡕꡞzizi入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齊微齊齊微入聲作平聲齊齒呼si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祥亦七陌入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七英影應益陽入窀穸墓穴幽堂也穸夜也言穴中厚暗如長夜也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