蓲

拼音qiū
注音ㄑ一ㄡ ㄒㄨ ㄈㄨ
简体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4画
繁体部首艸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7画
异体字 笔顺一丨丨一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フ一丨丨一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iū(ㄑ一ㄡ)

1、〔乌〕初生的芦苇。

其他字义

xū(ㄒㄨ)

1、温暖:“阳蓲万物。”

其他字义

fū(ㄈㄨ)

1、〔萮〕(花)盛开。亦作“蓲蘛”。

UNICODE

蓲字UNICODE编码U+84F2,10进制: 34034,UTF-32: 000084F2,UTF-8: E8 93 B2。

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康熙字典

蓲【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康熙字典 蓲

911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去鳩切,音丘。《玉篇》烏蓲也。《詩·衞風》葭菼揭揭。《箋》薍,江東呼爲烏蓲。

烏侯切,音漚。與藲同。《山海經》其木苦蓲。《註》刺楡也。

《集韻》同䓵。《左思·吳都賦》異荂蓲蘛。《註》《爾雅》曰:蓲,華也。蓲與敷同。《字彙補》䓵,漢隷同蓲。

邕俱切,音紆。草也。

《韻會》同昫,煦也。《太𤣥經》陽蓲萬物。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蓲【卷一】【艸部

艸也。从艸區聲。去鳩切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蓲

(蓲)烏蓲、逗二字依爾雅音義補。艸也。廣韵曰。烏蓲、艸名。本說文。郭注爾雅菼薍云。江東呼爲烏蓲。音𠀌。許不與蒹薍𦵹薕四字類廁。則許意不同郭也。从艸。區聲。去鳩切。古音在四部。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粤语:hau1 jau1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qoː同櫙見山海經
kʰu
qo
qos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憶俱平聲三等合口上平十虞ʔi̯uʔioʔioʔɨoʔioʔuə̆yu1qyoiu草名又去鳩烏侯二切
去鳩平聲三等開口下平十八尤kʰi̯ə̯ukʰĭəukʰiukʰiəukʰɨukʰiukʰuwqiu1khiuqiou烏蓲草名
烏侯平聲一等開口下平十九侯ʔə̯uʔuʔəuʔəuʔəuʔəwou1quou上同
衣遇去聲三等合口去十遇ʔi̯uʔioʔioʔɨoʔioʔuə̆yu4qyohiuh荎也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休居四魚平聲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