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
郸〔
拼音dān
注音ㄉㄢ
部首阝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0画
异体字 𨞏笔顺丶ノ丨フ一一一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郸(鄲)dān(ㄉㄢ)

1、〔城〕地名,在中国河南省。

2、911chaxun查询·新华字典

2、(鄲)

UNICODE

郸字UNICODE编码U+90F8,10进制: 37112,UTF-32: 000090F8,UTF-8: E9 83 B8。

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单、阝声

English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911chaxun查询·新华字典

(1) 鄲 dān

(2) —地名用字。“邯郸”

郸,邯郸县,从邑,单声。——《说文》

(3) 在河北省。“郸城”,县名,在河南

康熙字典

鄲【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康熙字典 郸

911chaxun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𠀤音單。邯鄲,古縣名。《左傳·定十年》衞侯伐邯鄲午于寒氏。《註》邯鄲,廣平縣也。《前漢·地理志》邯鄲,屬趙國。《註》邯,山名。鄲,盡也,邯山至此而盡也。城郭字从邑,故加邑作鄲。

《集韻》當何切,音多。漢侯國名。《史記·功臣表·中元元年》封周隱爲鄲侯。

叶都年切,音顚。《吳邁遠·樂府》人馬風塵色,知從河塞還。時我有同栖,結宦遊邯鄲。還,音旋。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郸

鄲【卷六】【邑部

邯鄲縣。从邑單聲。都寒切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鄲

(鄲)邯鄲也。依張晏古字本作單。後人加邑耳。从邑。單聲。都寒切。十四部。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粤语:daan1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taːn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都寒平聲一等開口上平二十五寒tɑntɑntɑntɑntɑntɑntandan1tantan邯鄲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ꡊꡋdantan平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寒山開寒山陰平開口呼tan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都艱十刪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二十五翻反泛發陰平邯鄲地名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
学习应用类查询